5月12日消息 近日,國網浙江省電力有限公司研究制定構建新型電力系統省級示范區實施方案、“碳達峰、碳中和”實施方案,聚焦構建新型電力系統省級示范區,創新開展一系列“雙碳”特色實踐,形成了圍繞“電網一電力一全社會”的全方位減碳服務體系,并率先編制國家電網有限公司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省級電網企業“雙碳”行動報告并對外發布。
當好能源綠色低碳轉型的引領者
報告指出,要充分發揮電網平臺樞紐作用,通過打造網架靈活、智能自愈、高效互動的高彈性配電網,提升源網荷儲互動能力,喚醒四側資源。應用創新平臺和技術,持續加強網源協調能力,建成千萬千瓦級靈活互動資源池,為能源電力減碳降碳構筑了堅實的物理平臺。
倡導節約用電、高效用電、用綠色電,聚焦能源、工業、交通、建筑、農業和居民生活六大重點領域,積極拓展蒸汽、岸電、景區、物流等多維電能替代的廣度和深度,解決傳統能源消費終端深度降碳“最后一公里”難題。
充分發揮電能在能源轉化、輸送、消費過程中的核心樞紐作用,以“供電+能效服務”為主線,開展高污染高耗能行業重點企業空壓機、泵和風機三大系統能效普查,制定高品質余能利用舉措,推動企業開展能效提升試點。
打造電碳協同大數據平臺,開發“雙碳”數智應用,為全國統一規范的碳排放統計核算體系提供浙江方案。建立“云儲能”交易管理平臺,提供電站“一站式”托管服務,提升設備利用效率。
開展電力零碳試點示范 助力地區高質量發展
報告建議認為,要一步落地儲能及光儲一體化補貼政策,服務清潔能源“容量翻番”。推動完善分布式清潔能源發電價格機制,鼓勵企業購買綠色電力,實現高比例新能源就地消納。推進“供電+能效服務”,主動規劃園區能源梯級利用方式,開展深度電能替代帶動制造業智能化改造,推動氫光儲多能互補技術、碳捕集利用與封存技術規?;痉逗彤a業應用,持續降低園區單位增加值能耗和碳排放。
同時,建設適合農村電網特點的高彈性配電網示范區,綜合規劃風光水儲資源,建設多能互補能源匯集站,探索氫電耦合技術應用,推廣電氣化智慧農業大棚、地源熱泵,發展農光互補、“光伏+設施農業”。
加快推動電網數字化轉型,建設安全互聯、開放互濟的堅強主網,打造網架靈活、智能自愈、高效互動的高彈性配電網,持續增強源網荷儲協調互動能力,構建大電網能源配置平臺、配電網智慧共享平臺。完善新型數字基礎設施,推動電網感知能力向電源側、客戶側和供應鏈延伸。
報告最后指出,推動建立清潔能源系統成本疏導機制,實現全社會能源生態共建、清潔低碳共享、減排成本共擔。優化低碳循環導向的要素配置體制機制,完善銷售側分時電價機制、需求側響應細則,探索完善儲能商業運營模式和應用場景,加快推進電力市場建設,建立促進新能消納的源網荷儲一體化市場化交易體系,積極參與全國碳排放權和用能權交易市場建設,健全綠電交易市場體系,引導全社會從能耗“雙控”向碳排“雙控”轉變。(文:王楚東 王舒層)